原标题:【中国梦·大国工匠篇】王建伟:22载“焊花飞扬”成就“大国焊匠”
“焊花飞扬”,这是王建伟给自己起的微信昵称,作为山西中铝工业服务有限公司焊接研究培训中心的一名班长,王建伟用22年坚持一线工作的定力诠释着“不断打磨、不断提升、不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两个“十年”从“小学徒”到“大工匠”
谈起自己的成长经历,王建伟将其分成了两个“十年”,“前十年就是学技术,干工作,后十年就是通过参加各类技术比赛提高自己。”
1998年,刚刚参加工作的王建伟和其他学徒工一样,跟着师傅边工作边学习技术。“我的师傅教导我说,想要学好焊工技术只有多焊,多练习,所以他经常顶着压力主动给我争取焊接工作机会,”王建伟回忆说,“当时在学徒工里面很少有人能得到这样的机会。”
尤其是在当时氩弧焊还没有广泛应用的时候,王建伟的师傅更是主动帮他争取各种学习实践的机会,王建伟本人也深刻意识到这种机会的难得,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和工作间隙废寝忘食的练习。“我当时的练习量大概是别人的几倍。”
就这样,王建伟凭着自己要强的性格和师傅的“偏心”,工作没多久就开始崭露头角。一次,单位领导看到王建伟的一个氩弧焊焊件,水平高到不相信是出自王建伟之手,于是亲自“监考”让他再焊一次,这才最终获得了众人的认可,王建伟也因此经常在大型设备检修时被借调到其他班组完成任务。
工作中的王建伟。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技术被认可后的王建伟在工作中并没有丝毫懈怠,在一次工期很紧张的突击任务中,王建伟和同事杨金刚两个人连续工作32个小时,最终赶上了试车时间,“任务结束后,我们两个人直接睡在了工地的沙堆上,连后来怎么被送回车间的都不知道。当时脑袋里也没有其他想法,既然接受了任务就一定要完成。”王建伟回忆说。
随着自身技术的不断提高,王建伟逐渐开始参加各个级别的技术比赛,并用心总结经验,不论是车间内部的技术比武还是国家级的技术竞赛,他都能从中汲取营养,提高自己。
在一次比赛前的交流学习中,王建伟发现别人练习后淘汰的焊件都有很高的水平,让他深深感觉到自身的不足,于是在那次学习中,王建伟主动要求多学习一天,认真观察和记录其他选手的技术手法,并在私底下苦练基本功。
“还有一次在赛前的模拟考试中,教练拿着我52分的理论试卷当众点名。当时我就深刻意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回去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每天抓紧学习,晚上12点之前没睡过觉,终于在四天后的考试中得到了90分。”王建伟说,每次比赛都会给他带来不一样的感悟和提高,这次经历过后,他更加重视理论学习,还经常让妻子对他进行随机提问,巩固知识。
随着参赛越来越多,王建伟对比赛的理解也越来越深,“每次比赛都是综合能力的提升,比如对不同焊接材料和焊接设备的熟悉程度,对各种复杂情况的应变能力等。”王建伟说,“比赛的过程就是不断打磨、不断提升、不断精益求精。”而这也成为他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小遗憾”背后的“大文章”
如今,王建伟凭借着勤奋好学的精神和过硬的技术能力,获得了河东工匠、三晋技术能手、中铝大工匠、有色金属行业技术能手、全国技术能手和山西省特级劳动模范、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然而他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处在焊接研究培训中心班长位置上的王建伟深知高素质人才队伍培养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这也是他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
2018年,由王建伟作为牵头人的“建伟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通过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吸纳各个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生产工艺、生产工具、生产平台的创新,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效益、效率和质量,在服务企业的同时,提升员工综合创新能力。目前,工作室已经有四项创新项目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一种脱硅槽管排调运支架”的创新项目一年就可以为企业节省50-70万元的费用,而这项创新技术的应用还可以通过缩短检修工期带来更多的生产效益。
工作室荣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在工作室的展示柜里看到,王建伟当年比赛留下的优秀作品静列其中,这些作品是他的荣誉同时也是他的“小遗憾”。“我现在就希望能有更多的好作品可以把我的这些替换掉。”王建伟说。
其实对于人才培养,王建伟早就有所意识和行动,2012年起他利用晚上的业余时间先后为企业培训了400多人次。经过他培训的青年职工有的很快成为班组的生产骨干,30余名青工骨干充实到生产一线,还有的在焊接技能大赛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一人获得山西省特种设备技能大赛焊工第一名,三人获得第十六届“中铝工匠赛”焊工组第二、三、五名,两人获得运城市焊工技能竞赛第一名和第三名好成绩,大大提升了企业焊工队伍的整体实力。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挖掘和培养有潜力的青年职工,有一些已经开始崭露头角。”在王建伟看来,青年职工刘鹏就是这样一名有潜力的年轻人。在师傅引导和启发式的教导下,刘鹏不仅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还多次参与到创新工作室的课题研究中。
王建伟(中)在指导青年职工。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摄
谈到今后的人才培养问题,王建伟和焊接研究培训中心的同事们已经有了计划,“我们计划把已经显露出技能优势的年轻人集中起来,我们老职工会亲自教授培养一些优秀的职工作为核心骨干。然后让这些核心骨干每人再负责一定量的基础工人的培训,将知识和技术传授给更多的职工,这样以点带面,将我们焊工的整体技术实力再提升一个档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根据学员的不同水平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目的就是让他们能够在原有基础上更高效的提升能力,同时也将进行更符合实际工作需求的培训。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在整个培训过程中继续发现优秀人才,让培训教育产生接续效应。”(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佟明彪)